脂肪瘤 脂肪瘤的防范,漫话脂肪肝,40岁的张先肇异景有成,交际日渐增多,逐日宴饮不绝。但随着异景的告成,身高不长体重长,日趋心不克不及宽而体胖,烦末路渐生:面对山珍海味没胃口,想要活动休闲又倍感怠倦。前去医院查抄,B超表现患上了重度脂肪肝,...
40岁的张先生事业有成,交际日渐增多,每日宴饮不断。但随着事业的成功,身高不长体重长,日趋心不能宽而体胖,烦恼渐生:面对山珍海味没胃口,想要运动休闲又倍感疲乏。前去医院检查,B超显示患上了重度脂肪肝,并且血糖、血脂、血压都高。
后来,张先生发现医院里还有许多病人和他一样,都患有脂肪肝,不禁感叹:可不能让家里10岁的小儿子“胖太阳” 再养尊处优胖下去了,必须要明白这脂肪肝的来龙去脉,早做预防,让一家人幸福健康万年长!
于是,张先生就自己的病情向大夫做了相关的咨询。
究竟什么是脂肪肝?
脂肪肝是一种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性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正常人的肝脏中,脂质含量占肝湿重的2~4%,其中磷脂占50%以上,甘油三酯(TG)占20%,游离脂肪酸(FFA)占20%,胆固醇约占7%,其余为胆固醇酯。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有1/3以上肝细胞脂肪变时,称为脂肪肝。
过酒精性和非酒精性脂肪肝,这是怎么区分?
临床上根据是否有过量酒精摄入,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两大类。两者有许多共性特征,但又各有其独特之处。
酒精性脂肪肝的特点 由于长期大量饮酒造成肝脏损害引起的一系列病变称为酒精性肝病,包括: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目前,酒精性肝病在我国有增多趋势,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病因。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特点 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一组肝脏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似,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和肝硬化等一系列改变。
原发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多为肥胖、高脂血症和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代谢综合征等累及肝脏导致的病理学改变,胰岛素抵抗可能为联系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因和临床特征之间的桥梁。
平时少不了饮酒,可每天的饮酒量达到多少才有可能导致酒精性脂肪肝?
长期饮酒,一般超过5年,折合酒精量多于每天40克,女性多于每天20克;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多于每天80克,就有患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乙醇量换算公式为:酒精克数=饮酒量(ml)×酒精含量(%)×0.8(乙醇比重)。
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有多高?
酒精对肝脏有明显的毒性作用,重度饮酒精者中80%以上有一定程度的脂肪肝。10~35%可发展成酒精性肝炎,10~20%将发展为肝硬化。美国酒精性肝病死亡居第10位,每年约15000~20000人死于酒精性肝病。我国酒精性肝病在所有肝病中的比例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991年为4.2%,1995年为17.5%,到1996年则为21.3%。
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与哪些因素有关?
饮酒量和饮酒方式有研究表明,引起酒精性肝病的饮酒阈值为每天30克,饮酒量越高,患酒精性肝病的危险性越大。空腹饮酒和将不同种类的酒精饮料掺合饮用,可增加酒精性肝病发病的危险性。
性别女性对酒精性肝病的易感性高于男性。
遗传和个体差异西方人较东方人善于饮酒,而发生酒精性肝病也较多。
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可与酒精的肝毒性作用起协同作用,且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作用更加明显。酒精性肝病患者中,并发丙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肝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无丙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和酒精性肝损伤起协同作用,但酒精的作用更大,嗜酒对营养良好者也可引起肝损害。
肥胖体重超过正常值的120%,发生酒精性肝炎和肝硬化的危险度增加一倍。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有多高?
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能是普通成人和儿童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一项300多例非选择性的尸体解剖研究发现,消瘦者和肥胖者肝脂肪变检出率分别为36%和72%,而脂肪性肝炎检出率分别为2.7%和18.5%。
数项针对普通成人的B超筛查显示,非肥胖和非饮酒成人脂肪肝患病率为13%~22%,大约7.9%的美国成人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持续升高,这些患者多数伴有代谢综合征,提示病因可能为非酒精性脂肪肝。
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相关因素有哪些?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目前尚不能以单一的机制解释,一般认为它是一种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性疾病,最为接受的理论是 “二次打击”学说。初次打击主要由于胰岛素抵抗引起外周脂肪降解增加和高胰岛素血症,导致肝细胞内的脂肪积聚和肝细胞对内外源性损坏因子的敏感性增高。这些因素确切的相互作用及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的影响有待深入探讨。
为什么脂肪肝患者常常是体检查出来的?
大多数脂肪肝患者无任何症状,常在肝功能或肝脏影像学检查时发现。即使有症状,也无特异性。疲劳是最常见的主诉,但疲劳感与肝病严重程度或病理分期无关。
一些肥胖症患者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部分患者特别是儿童可能主诉右上腹不适。体检时,肥胖特别是内脏性肥胖是最主要的阳性发现,可能还伴有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的其他表现。
此外,疾病晚期可有全身瘙痒、厌食、恶心甚至黄疸,但均缺乏特异性。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或肝性脑病的出现提示失代偿期肝硬化。在5~10年内由于肝脂肪变引起的死亡率可能很低,但若并发肝硬化,则肝病相关死亡率高达30~40%。
因此,要了解自己有无脂肪肝应定期至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才能做到有病早知、无病早防。
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进展至肝硬化的可能性有多大?
国外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在417例肝活检证实的单纯性脂肪肝病人中,非酒精性脂肪肝170例,酒精性脂肪肝247例,分别随访19.9年和12.8年。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仅1例(0.6%)发展为肝硬化,而酒精性脂肪肝有54例(22%)发生肝硬化。提示酒精性脂肪肝发生肝硬化的进程较快且概率较高,喜饮酒者应尽早戒酒。
脂肪肝和肝癌的关系现在尚无确切临床资料,但肝硬化是肝癌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已是不争的事实。
脂肪肝患者应该作哪些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γ-GT)检测常用于普通人群脂肪肝的筛查,但在敏感性、特异性和预测价值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大部分脂肪肝患者血清ALT水平低于250U/L,当ALT>300U/L时需考虑其他引起ALT升高的原因。此外,30%~50%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及糖尿病性靶器官损害,20%~80%患者存在血脂紊乱。
影像学检查 B超是最常用和最便宜的诊断脂肪肝的方法,表现为肝脏回声增强(与肾脏相比),后方回声衰减伴肝内管道纹理模糊。
CT克服了超声检查的一些缺点。与周围血管及肾脏、脾脏相比,肝脏脂肪变性造成肝脏密度降低,结果肝脏/脾脏CT值之比小于1。与周围肌肉相比,脂肪肝在磁共振显像中呈现更低的信号强度,而磁共振质谱分析可准确对肝脏脂肪沉积进行定量。但现有影像学均不能区分肝脏脂肪变性与脂肪性肝炎,也不能识别肝纤维化,并且难以发现肝脂肪变程度小于25~30%的脂肪肝。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责任编辑:王巍)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很注重养生,养生是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995健康网-最专业的养生健康平台 www.995jk.com 站长邮箱:271533443@qq.com
石家庄孝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文章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三日内删除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19001066号